首页 > 办事服务 > 种养新技术
“紫龙火龙果”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
2014-07-01 11:20 来源: 热带果树研究所 发文机关: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字体:   


紫龙火龙果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省琼海中原镇思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将该品种火龙果引入海南,并在位于琼海市中原镇黄思村的合作社种植基地开展了引种试种研究,研究人员李向宏、何凡、陈开京、陈德政、罗志文、陶挺燕对该品种在生产基地的种性进行了详细跟踪调查,并开展了综合性状评价与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工作。其品种表现为综合性状优良,植后3~4年即进入盛产稳产期。

“紫龙火龙果”果皮厚1.75毫米,果肉紫红色,肉质细腻多汁、含水量90.63%,风味浓郁,可食率81.56%,可滴定酸含量0.11%,维生素C含量为7.84毫克/10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5%,具黑芝麻状种子、可食,果实品质以阳光充足、雨水少季节为佳。紫龙火龙果花果期为3月至11月,开花到果实采收40-45天,存在明显的花果重叠特点,果实具有特殊的香味、风味好,综和性状优良。盛产期年结果12~15批、亩产2500公斤以上。

1、种苗繁育

以春季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25-30的小段,待截口风干后插入沙床,保持沙床湿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4厘米时移植苗床。

2建园

2.1园地选址:

火龙果建园要考虑园地的温度、光照强度、水分、土壤及周围环境等因素。一般来说,不选择土壤粘重的高水位平地,而以坡度≤20°、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呈微酸性的沙质壤土或缓坡地为宜。

2.2立柱搭架

   火龙果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但以篱架式栽培为宜,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谓篱架式,就是立一条水泥柱,让火龙果植株沿着柱向上生长。柱间距1.5×2.02.0×2.5,每亩130~220根水泥柱。水泥柱规格10×10×210厘米,埋入土层50厘米以固定桩体,柱地上高为160厘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在水泥柱顶端5厘米处预留2个对穿孔,用粗1.2~1.5厘米、长60厘米左右的钢筋穿过形成十字架,上面安置一个废旧轮胎或其他材料固定,待火龙果植株生长到水泥柱平行高度时,将顶芽剪掉,植株停止向上生长,向横向长出枝茎,并往下垂,十字架轮胎用于支撑下垂的茎段,有利于保护嫩茎和缓和树势促进早产。

3定植

3.1植穴准备

种植前12个月,在水泥柱四面各挖50×50×50厘米的种植穴1个,每穴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15公斤+石灰1公斤与土壤11等比例混合回填,至离地面20厘米处,再回填腐熟表土至高出地面20~25厘米,浇水或淋雨2~3次后可开始种植。

3.2定植时期

   在海南火龙果一年四季都可定植,而以4~6月为最佳,此时段种植可于翌年5月开花结果。

3.3种植规格与方法

定植时火龙果苗离水泥柱10厘米左右,每柱周围种植3~4株,每亩种植400~600株,在土墩上挖深度为6厘米左右的种植穴1个,将种苗放入,把根系舒展开。然后覆盖一层泥土并用土压实,淋足定根水,此后保持土壤湿度60%~80%。种植时切忌种苗须根接触底肥。

4田间管理

4.1幼苗期管理

4.1.1摘心与疏芽

枝条樊缘至柱顶前宜让其维持单枝生长,当枝条长至1.3~1.4米时摘心,促进分枝,使分枝自然下垂,缓和树势,提早开花结果。及时疏除基部所有侧芽,选留1~2个顶端壮芽引其沿攀援柱向上生长。

4.1.2肥水管理。

幼龄树(12年)以氮肥为主,做到勤施薄施,以促进植株生长。种植后1个月植株长新芽时开始淋施沤制好的淡水肥,水肥为稀释10倍的粪水+尿素1000倍液,每株1~2公斤,离树蔸10厘米处淋施,每隔15201次。种植后6个月,以稀释3倍的粪水十复合肥800倍液,每株1~2公斤。离树蔸15厘米处淋施或穴施,每隔25301次。

4.1.3整形修剪。

幼苗期应剪除所有侧芽,每株苗仅保留1个向上生长的健壮枝,以利集中养分向上生长和快速上架。每隔30天左右用柔软的布条将苗茎在水泥柱上绑缚,让枝条沿着水泥柱攀缘向上生长。当枝条超过水泥柱10厘米时,剪除顶芽,促其分枝,并选留34条生长健壮和角度分布较好的新芽,作为一级分枝,让其沿着水泥上橡胶圈自然下垂生长。一级分枝长到35厘米左右时再截顶芽促其分枝,每枝条保留34个芽条,让其下垂生长,以便提早开花结果。

据观察,植株上中部的下垂枝,开花结实率较高,而中下部的枝很少开花。从枝条分布位置分析,上部枝条生长势通常大于中下部枝条,这可能是顶端优势所致,不过上部枝因着生位高,又不便于捆绑,其生长势虽然强,但茎组织机械强度差,往往容易被风吹断。上部的枝可逐步采用撑、拉、吊、绑的办法,在枝条成熟开始开花后,逐步让其下垂减少风害。

4.2结果树管理

4.2.1施肥管理

成年树(2年生以上)以施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每年3月、7月和11月,每株穴施腐熟农家肥5.0~7.5公斤+花生饼肥0.5公斤+复合肥0.25公斤。每批幼果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核苷酸或氨基酸等叶面肥800倍液,以增加树体养分,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4.2.2疏芽与疏枝

生长旺期,应及时将过密较弱的新芽疏去,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主枝的生长。

由于生长发育正常的火龙果植株,自然发芽力较高,一般每枝可抽发3~5个新枝,为了增加强壮的结果枝,每年营养生长期,每枝可视生长情况留3~4根生长健壮的结果枝,结果枝上新萌芽的枝条应全部疏去。

4.2.3修剪

每年修剪两次。第一次春季修剪,2~3月剪除病弱枝、徒长枝和过密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和促进光照,积累营养,为保留枝条的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次秋季修剪,11月采收结束后剪除挂果多年的老枝条、病虫枝及过密枝,保留分布均匀健壮的枝条。促进其抽芽、生长和老熟,为来年开花、挂果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标准是,每株选留2/3的枝条为结果枝,其他1/3的枝应及时抹除花蕾,缩小生长角度,促进营养生长,培养为强壮的预备结果枝。

5水分管理

火龙果虽为耐旱果树,但适量的水量是其丰产优质的条件。火龙果灌水时,决不能根据火龙果已有旱情(如萎蔫、果实皱缩)时再灌水,应根据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的 60%~80%最适合生长发育。浇水时,还要考虑火龙果的生长发育阶段和气候情况。一般来说,火龙果一个生产周期应在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进行灌水。

6病虫害防治

紫龙火龙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茎腐病、疮痂病、炭疽病、堆蜡粉蚧、果实蝇、白蚁和蜗牛等几类。

6.1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从果园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虫能力,在必要时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控制,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下,保证火龙果果品质量符合NY 5255-2004的规定。

6.2茎腐病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一般感染茎部组织导致组织变褐、组织软化,发病后期组织崩解溃烂,病斑处凹陷,茎脊常见缺刻状病征,严重时仅剩中央主要维管束组织。以肥水管理差的果园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苗;果园保持良好通风,使病菌孢子无法利用茎表皮残留的水分萌发;田间发现病斑,应将病部刮除,并用波尔多液消毒;采果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并搞好清园;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2)修剪后及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喷洒全园保护伤口;发病初期及时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000~2000倍液、新植霉素30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 ~1000倍液、20%噻菌铜水悬浮剂200 ~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止病菌蔓延。

6.3疮痂病

由细菌引起。受害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大小为0.2厘米,后期病斑成片生长形成长2~15厘米、宽2~5厘米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株植株的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后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幼嫩茎节不发病。

防治方法:化学药剂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等进行喷雾,每10~15天喷1次,连续2次,用药时应采用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6.4炭疽病

由盘圆孢属(Gloeosporiumsp.)真菌引起。该病发生于茎部表面,初感染时产生茎组织病变,形成大量红色病斑,后期病斑扩大而相互愈合连成片,逐渐变为黄或白色,表皮组织略松弛,病斑组织出现黑色细点,并突起于茎表皮。果实多于后期转色后才被感染,一旦果实受感染,会呈现凹陷及水浸状,凹陷病斑呈现淡褐色,病斑会扩大而相互愈合。

防治方法:(1)发病时及时挖除病茎节,彻底清除病残体无害化处理,增施磷钾肥,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轻病茎节用刀挖除肉质病部,切口涂抹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在11月份气温开始下降、炭疽病发病前,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700~800倍、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8%恶霜菌酯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全园喷雾预防,发病期再根据果园发病情况喷2~3次,间隔10~12天。

7.果实采收与采后处理

7.1采收标准

当紫龙火龙果开花后30天左右,果实外观变红、果体鼓胀浑圆,且有光泽,并在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时,即可采收。过早、过晚采收均有不良影响,采收过早,果实内营养成分积累还未能完全,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采收过迟,则果质变软,容易出现裂果和果皮局部颜色变黑,甚至脱落,风味变淡,品质下降。对于长距离运输或长时间存放时,应在果实软化、颜色变暗前采收。

7.2采收时间

采收宜选择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大风大雨后应隔2~3天采收。若在晴天高温期采收,则会因果实温度过高,呼吸作用旺盛,而降低贮存效果和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兴丹路14号    琼ICP备10200079号

联系电话:0898-65231208    传真:0898-65314539